【記者李宜霖台北報導】「人的根從哪裡開始,就該從哪裡出發。」HONG ART藝術總監洪芳琪2009年曾策展「紅毛港-消失的五百甲」攝影展,收集攝影家長期拍攝紅毛港的影像記錄,回顧大規模的村莊消逝,重返童年走過的土地。
2011年高雄鳳鼻頭傳出遷村消息,洪芳琪憂心她的家鄉,也會遭遇紅毛港的歷史悲劇。
洪芳琪出生於高雄鳳鼻頭,靠近大林蒲市集及紅毛港,鳳鼻頭區域曾發現史前文化遺址。父親從小在農村長大,在此唸書、結婚、養育小孩;在舊家旁建立新房,將所有的積蓄都投注在房子上,開啟自己的人生。
洪芳琪母親是林園人,從小跟父親認識,一同在廟裡笙樂班學樂器,母親彈三味弦,父親彈二胡,在彈指間,音樂連繫彼此的心靈。
洪芳琪常錄下父母講話的內容,自然地拍下家人,隨著他們的生命越來越消逝,她希望記錄下來,未來兒女能聽到阿公、阿嬤的講話內容,以及生活的面容。待在台北工作,有時洪芳琪也會錄下母親電話中的聲音,雖然只是簡單的日常問候「吃飯沒」、「在幹嘛」、「台北有無下雨」,但這是洪芳琪心中珍貴的紀錄。
鳳鼻頭家四周佈滿綠色的稻田,洪芳琪到台南成功大學唸書,才在外租房求學。紅毛港是區域內的大村莊,依姓氏區分家族範圍,洪芳琪小時候常騎著腳踏車,經過稻田、市集,迎著海風,海鹽撒在她稚嫩的臉龐。
逐漸消失的文化記憶
1624年至1662年是荷蘭統治時期,荷蘭從高雄登陸,由於荷蘭人髮色紅棕,人稱荷蘭人進出港口為「紅毛港」,是當時重要的軍事、商業港口。荷蘭人與當地婦女交往,部分居民後代有著台荷混血的血統。洪芳琪祖先有荷蘭血緣,她的親戚有藍眼睛、金頭髮,非常像外國人,但長輩不太輕易講這段過去。
紅毛港經歷荷據、明鄭、清治、日治、民初、現代時期,具有歷史感的縱深,有各種文化交融,豐富的建築形式,漁民在此世代捕撈烏魚等漁產。在高雄港區擴建中,紅毛港逐漸被貨櫃碼頭包圍,填海造陸也使海岸生態遭到破壞。
民國57年紅毛港被劃設為臨海工業區,開始頒布法令禁、限建。之後政府規劃為貨櫃碼頭用地,民國68年高雄市政府開始協助推動紅毛港遷村。民國94年編列為行政院新十大建設「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第一期計畫」。民國95年開始紅毛港拆除工程,民國96年拆除完畢,集體遷到前鎮區中安路。
洪芳琪說,過去紅毛港曾計畫蓋機場,但從未想過,區域曾是潟湖土質鬆軟,根本不可能蓋。後來計畫改成高雄港另一個放貨櫃的地方,但她質疑,高雄港有這麼大的吞吐量嗎?
過去紅毛港村莊早已被鄰近工業區包圍,包括中鋼、中船工業區、林園、大發、臨海三處工業污水處理場、台電儲煤場、中油煉油廠、海底原油管及污水放流管等。工業區的煙霧瀰漫,步步逼近的污染,像是要吞噬整個村莊,使得居民長期苦不堪言。政府名為促進產業發展的計畫,卻是整個紅毛港遷村,所有歷史建築都被剷平,蓋起高聳的圍牆;把海邊防風林弄掉,鋪上大馬路。
紅毛港是洪芳琪小時候的記憶,她非常心痛;而且紅毛港的記憶對於她父親來說更加深刻,港口連帶著童年成長記憶。
洪芳琪說,政府變成文化殺手,導致龐大的滅村。這些人一輩子都待在村莊,但一磚一瓦都未留下,沒有留下一處懷念的地方,連回家的路都找不到,而且整個地區目前圍封無法進去。後續無論政府的悼念、補償都是多餘的,都彌補不了當時做的錯誤決定。
2011年父親落寞地告訴洪芳琪,鳳鼻頭、邦坑及大林蒲的沿海6里也傳出遷村消息。洪芳琪希望能停止遷村,不要再度重蹈紅毛港的悲劇。
10年前的紅毛港歷史聚落已被工業區包圍,煙囪的黑煙冉冉上升;如今,紅毛港拆遷已不復存,失去文化,高雄未來的發展願景,究竟要往何方向?(圖/顏明邦 文/李宜霖)
藝術家洪芳琪的家鄉鳳鼻頭傳出拆遷消息,這個鄰近紅毛港的村落,將面臨滅村的危機。(圖/洪芳琪 文/李宜霖)
文章來源: 台灣立報
- Jul 15 Fri 2011 00:38
攝影時光機系列4:紅毛港悲劇重演 高雄再傳遷村,流行髮色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